「關箸公告」
【環原官方部落格】 http://yuandesign.pixnet.net/blog 【企業合作及產品購買請來信】 lin66@yuandesign.tw

目前分類:【關箸設計】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筷子與刀叉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與淵源

 

【大紀元11月27日訊】

 

筷子與刀叉不僅表現了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同時也蘊涵著東西方人不同的生存方式與特點及淵源。

據北京科技報26日引述浙江大學遊修齡教授認爲:東西方出現進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環境有關係。筷子要發源於有竹子的地方,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相關聯。

據《禮記》中的記載推測,當時人是用手把飯送入口的。後來由於人們在燒烤食物時,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類的工具來放置和翻動食物,在炊具中燒煮肉塊和蔬菜的羹湯,也要用它們來取食,久而久之,聰明的先民逐漸學會用竹條來夾取,這就是筷子最早的雛形。

筷子古時候單叫箸,《禮記》、《荀子》、《史記》都提到箸,在《韓非子》特別提到以荒淫奢侈聞名的紂王,使用「象箸」進餐。由此,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不過,研究表明大約到了漢代以後,才普遍使用筷子。後來,「箸」又演變爲「筷」,之所以得名與中國古代江南民間忌諱有關,民間行船時諱言「住」,而船家行船又偏偏在吃飯時離不開箸,二者同音,索性改成「快」,後來爲了和常說的「快」區分開來,便加上了竹子頭。

遊修齡教授指出,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聲。」則恰好驗證了飲食用具與環境有關係這樣的結論。

筷子的特點是「不變應萬變」,料想方的扁的,長的短的,硬的軟的,統統可以一夾就起來,確是神奇。筷子,曾載譽著華夏朝朝代代飲食文化的傳統與文明,也曾使有著五千年傳統理念的華夏子孫引以自豪。

刀叉最初起源可追溯到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他們生活在馬上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大約15世紀前後,爲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子。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裡不雅觀,改用叉子叉住肉塊,送進口裏顯得優雅些。叉子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食具,但叉子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子,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

作爲西方主要食具的刀叉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雖然它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然而,它功能多樣,既可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食具。適應於歐洲人飲食習慣。它和筷子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觀念。

chopsticks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用品中,什麼東西最毒?


[ 記者羅正明 ]

平鎮市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

用免洗筷泡過的水拿來飼養黑殼蝦,

結果2小時蝦子抽搐、1天內死亡、5天後爛掉

學生用此項實驗參加科展拿到第3名。

學生表示,免洗筷最毒,即便熱水燙過,也名列第二毒。


六和高中國中部學生參加全縣科學展覽包辦第13名,

其中找出最毒日常用品這項最受矚目,因為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

指導老師陳念雯、梁思梅及學生劉冠志、蔡育儒、宋柏儒、謝皓任等人,

透過實驗發現的

最毒日常用品前3名依序是免洗筷、燙過的免洗筷、自助餐店裝湯外帶的半透明塑膠袋。

宋柏儒等人先用500cc的冷水浸泡免洗筷,然後加熱到80度,

再等到自然冷卻,前述步驟重複10次,再用這種水飼養5隻黑殼蝦,

結果2小時開始抽搐,1天就死亡,經過5天後,

飼養水體變混濁發臭,完全看不到蝦的蹤影。

如果以這種水孵育綠豆芽、養殖浮萍,

得到的結果差不多,5天內植物就會枯死。

燙過免洗筷 還是很毒

學生們再用熱水燙過免洗筷,丟掉燙過的水後再重新浸泡,

也有前述重複10次浸泡冷卻後,拿來養5隻黑殼蝦,

結果是第2天才死去,顯然免洗筷燙過後還是很毒。

學生們表示,重複10次泡免洗筷溶出免洗筷內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用來漂白、消毒之用。

不過他們沒有檢驗水中二氧化硫的濃度。

學生們建議,能不用免洗筷,最好不要用,

非要使用的話,一定要先燙過再用,減輕毒性。

毒性名列第3名的是半透明塑膠袋

裝湯後溶解出來的是雙酚A、可塑劑,

實驗第35隻蝦就會全死光。


為了健康,大家還是隨身攜帶環保筷吧!!

chopsticks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